最近北京的天气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,说下就下,连个招呼都不打。7月24日这一天,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,全市平均降水量21.3毫米,这数据听起来还算中规中矩,可要是把镜头拉近看一眼局部地区,那场面可就热闹了。城区里边雨下得还算温柔,每平米11.5毫米,倒也没什么大动静。但到了平谷马坊,人家直接给你来了个106.4毫米的大礼包——说白了,就是一小时能把路上的积水冲出浪花那种级别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怎么回事?同一个北京差距咋这么大?”其实老北京人都知道,北京的天气向来带着点小脾气,一到夏天就是雷阵雨、暴雨轮番上阵。像通州梨园主题公园那会儿,下午五六点钟正赶上下班高峰期,一小时59.8毫米的强度,不少网友调侃说:“刚买的新鞋又泡汤啦!”还有在平谷北店,这一小时43.6毫米,也不是闹着玩的。不夸张地讲,要是你当时在外面遛弯儿,那绝对是一场“泼天大水”的体验。
大家伙儿看到这样的数字难免心里咯噔一下,“是不是又要淹路、堵车、抢修?”其实每年这个时候,北京都会经历几场类似的突发性强降雨。有网友评论说:“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‘洗城’,空气清新了不少。”但也有人担忧,道路排水压力山大,小区地下室和低洼地段还是得多留神。尤其夜间行车的时候,大伙儿最好悠着点开车,有些地方稍微慢一步,就可能遇上积水深坑,把底盘磕坏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气象部门已经提前打了预防针,说未来一个小时,中东部地区还会有短时强降雨出现,有些地方最大能达到每小时40到60毫米,再加上6-7级的大风,这画面想想都觉得刺激。这时候就体现出城市应急管理的重要性:相关部门需要及时疏通排水口,加强巡查,而居民自己也不能掉以轻心,该关窗户关窗户,该检查阳台漏不漏赶紧看看。一位常年关注天气变化的小哥表示,“关键时候手机预警推送真的救命”,谁还敢冒险趟深积水啊?
说到底,每次极端天气都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民防范意识的一次考验。从今年的数据来看,北京虽然整体应对经验丰富,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力云团,总归还是得提高警惕。有的人乐观一点,说反正“该来的总会来”,做好准备最重要;而更多的人则开始思考,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完善排涝系统,让每一次骤然落下的大雨,都不会变成生活里的麻烦事。
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这种突然袭击式的大暴雨?或者见过哪条街道被淹成“小河”?其实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防汛链条中的一环,你怎么看待这样的极端天气频发呢?
#热点观察家#
鼎合网-中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-炒股技巧-配资网官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