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图片
图片
"精选衡山佳作,便于您收藏细品"图片
图片
图片
衡山,这座矗立于湘南大地、被誉为“南岳独秀”的天下名岳,自古便是仙神栖止的圣境、文人寻幽的胜地。它以“峰奇、云幻、泉清、洞幽”四绝闻名于世,更以祝融日出、方广云海、水帘飞瀑等变幻无穷的景观令人心驰神往。
图片
作为五岳之一、道教与佛教的洞天福地,衡山不仅是地球造山运动的鲜活见证,更是中华文化中“天人合一”的诗意载体——从杜甫“祝融五峰尊,峰峰次低昂”的雄浑礼赞,到李白“衡山苍苍入紫冥,下看南极老人星”的浪漫想象;从韩愈“五岳祭秩皆三公,四方环镇嵩当中”的庄重叙述,到柳宗元“晴天归路好相逐,正是峰前回雁时”的清逸笔调,历代诗文与传说赋予它超越自然的灵秀魂魄。
本辑精选十篇古代诗人咏衡山的经典诗作,以飨读者~
[1]
《望岳・南岳》
唐・杜甫
南岳配朱鸟,秩礼自百王。
歘吸领地灵,鸿洞半炎方。
邦家用祀典,在德非馨香。
巡守何寂寥,有虞今则亡。
洎吾隘世网,行迈越潇湘。
渴日绝壁出,漾舟清光旁。
祝融五峰尊,峰峰次低昴。
紫盖独不朝,争长嶫相望。
恭闻魏夫人,群仙夹翱翔。
有时五峰气,散风如飞霜。
牵迫限修途,未暇杖崇冈。
归来觊命驾,沐浴休玉堂。
三叹问府主,曷以赞我皇。
杜甫此诗描绘出衡山的尊崇地位,“南岳配朱鸟,秩礼自百王”,点明其从古至今受尊崇。诗中写衡山领受天地灵气,涵盖半壁南方。“祝融五峰尊,峰峰次低昴” 突出五峰的高耸与错落,“紫盖独不朝,争长嶫相望” 赋予山峰拟人姿态,展现衡山的雄伟与独特,借衡山表达对国家祭祀、君主德行的思考。
[2]
《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》
唐・李白
衡山苍苍入紫冥,下看南极老人星。
回飙吹散五峰雪,往往飞花落洞庭。
气清岳秀有如此,郎将一家拖金紫。
门前食客乱浮云,世人皆比孟尝君。
江上送行无白璧,临歧惆怅若为分。
李白笔下衡山巍峨,“衡山苍苍入紫冥” 描绘其高耸入云,与天空相接。“回飙吹散五峰雪,往往飞花落洞庭”,通过风、雪、落花等元素,营造出空灵奇幻之境,五峰的雪景在回风作用下,落花飘向洞庭,既写衡山之高,又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,以衡山的壮美引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。
图片
[3]
《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》
唐・韩愈
五岳祭秩皆三公,四方环镇嵩当中。
火维地荒足妖怪,天假神柄专其雄。
我来正逢秋雨节,阴气晦昧无清风。
须臾静扫众峰出,仰见突兀撑青空。
紫盖连延接天柱,石廪腾掷堆祝融。
森然魄动下马拜,松柏一径趋灵宫。
粉墙丹柱动光彩,鬼物图画填青红。
升阶伛偻荐脯酒,欲以菲薄明其衷。
庙令老人识神意,睢盱侦伺能鞠躬。
手持杯珓导我掷,云此最吉余难同。
窜逐蛮荒幸不死,衣食才足甘长终。
侯王将相望久绝,神纵欲福难为功。
夜投佛寺上高阁,星月掩映云曈昽。
猿鸣钟动不知曙,杲杲寒日生于东。
韩愈此诗写衡山,先从五岳地位起笔,突出衡山的雄奇。“火维地荒足妖怪,天假神柄专其雄”,强调其在南方的独特与神秘。“须臾静扫众峰出,仰见突兀撑青空”,描绘出秋雨初停众峰突现,直插天空的景象,展现衡山的雄伟。“紫盖连延接天柱,石廪腾掷堆祝融”,具体刻画衡山群峰相连、高耸错落的特点,借景抒发个人情怀。
[4]
《望衡山》
唐・刘禹锡
东南倚盖卑,维岳资柱石。
前当祝融居,上拂朱鸟翮。
青冥结精气,磅礴宣地脉。
还闻肤寸阴,能致弥天泽。
刘禹锡的诗中,衡山是支撑天地的重要支柱。“东南倚盖卑,维岳资柱石”,表明其在东南地势中的关键地位。“青冥结精气,磅礴宣地脉”,描绘出衡山凝聚天地精气,磅礴地贯通大地脉络,突出其蕴含的雄浑气势与灵秀气质,虽简短却尽显衡山的巍峨与厚重。
[5]
《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》
唐・柳宗元
故国名园久别离,今朝楚树发南枝。
晴天归路好相逐,正是峰前回雁时。
柳宗元此诗并非直接重点描绘衡山景色,而是借在衡山见新花开放,以 “今朝楚树发南枝” 暗示衡山之地的生机,结合 “峰前回雁时”,借衡山边峰前大雁北回之景,表达对故乡和弟弟的思念之情,从侧面烘托出衡山所处时节的特点。
图片
[6]
《送廖倚归衡山》
宋・梅尧臣
曾作关中客,尝窥百二疆。
自言秦陇水,能断楚人肠。
失意倦京国,羇愁成鬓霜。
何如伴征鴈,日日向衡阳。
梅尧臣此诗未着重刻画衡山景色,而是借送友人归衡山,以 “何如伴征鴈,日日向衡阳”,通过想象友人伴随大雁回归衡山,侧面烘托出衡山的遥远,寄托着对友人的关切及对其归乡的羡慕,隐含着对衡山宁静之地的向往。
[7]
《衡岳道中》
宋・陈与义
野客元耕崧岳田,得游衡岳亦前缘。
避兵径度吾岂忍,欲雨还休神所怜。
世乱不妨松偃蹇,村空更觉水潺湲。
非无拄杖终伤老,负此名山四十年。
陈与义在诗中写衡岳途中,通过 “世乱不妨松偃蹇,村空更觉水潺湲”,描绘出乱世中衡山松之挺拔、水之潺潺,以自然之景的宁静与外界的战乱形成对比,突出衡山自然环境的清幽宁静,也流露出诗人对衡山向往已久却至晚年才得以游历的感慨。
图片
[8]
《奉和圣制途经衡山》
唐・张九龄
万乘华山下,千岩云汉中。
灵居虽窅密,睿览忽玄同。
日月临高掌,神仙仰大风。
攒峰势岌岌,翊辇气雄雄。
揆物知幽赞,铭勋表圣衷。
会应陪玉检,来此告成功。
张九龄此诗写衡山,“攒峰势岌岌,翊辇气雄雄” 描绘出衡山群峰高耸险峻之势,簇拥着天子车驾,尽显雄伟壮观。“万乘华山下,千岩云汉中”,以宏大的场景展现衡山在天地间的磅礴气势,借描绘衡山的雄伟来歌颂帝王出行的威严,烘托出衡山的尊崇地位。
[9]
《衡山》
宋・黄庭坚
万丈融峰插紫霄,路当穷处架仙桥。
上观碧落星辰近,下视红尘世界遥。
螺簇山低青点点,线拖远水白迢迢。
当门老桧枝难长,绝顶寒松叶不雕。
才到秋初霜已降,每逢春尽雪方消。
猥岩老衲针常把,度夏禅僧扇懒摇。
雷向池中兴雨泽,鸟於窗外奏萧韶。
游人未必长居此,暂借禅房宿两宵。
黄庭坚笔下衡山,“万丈融峰插紫霄” 极言祝融峰之高,直插云霄。“上观碧落星辰近,下视红尘世界遥” 从视角上突出衡山之高耸,与星辰接近,远离尘世。“螺簇山低青点点,线拖远水白迢迢” 描绘出俯瞰所见山峦、远水之景,还有衡山独特气候、植物等,展现出衡山的高远清幽及超凡脱俗。
图片
[10]
《衡山》
宋・范成大
应有人家住隔溪,绿阴亭午但闻鸡。
松根当路龙筋瘦,竹笋漫山凤尾齐。
墨染深云犹似瘴,丝来小雨不成泥。
更无骑吹喧相逐,散诞闲身信马蹄。
范成大的诗描绘出衡山静谧之景,“应有人家住隔溪,绿阴亭午但闻鸡”,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氛围。“松根当路龙筋瘦,竹笋漫山凤尾齐”,刻画衡山松根、竹笋之态,展现衡山生机。“墨染深云犹似瘴,丝来小雨不成泥” 描绘云、雨之景,给衡山添了几分迷蒙诗意,凸显出衡山自然质朴、清幽宁静的特点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鼎合网-中国股票配资公司排名-炒股技巧-配资网官网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